近期,各地各高校通过专场招聘会、访企拓岗等多种方式搭平台、拓岗位,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2023年陕西省百日千万招聘行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线下招聘会上,150余家企业带来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达到1687人。
在2023年湖北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服务专场招聘会上,156家企业带来了4100个就业岗位,现场还设置了职业指导讲堂,为毕业生提供简历诊断、职业咨询等服务。
求职毕业生 夏娟:我是想跨专业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简历有很多问题,我看到这里有一个简历“门诊”,这样对我求职也有帮助。
为拓宽岗位渠道,这段时间以来,各高校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活动。8月16—18日,2023全国高校厦门访企拓岗对接活动举行,来自103所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与企业负责人,就人才输送、招聘对接、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现场对接。各高校就业指导相关负责人及教师还组团深入厦门各区,走进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巢睿祺:跟地方、跟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一方面会把更多的优质生源提前去做好企业的一些告知和推荐活动,第二方面也把地方的人才政策尽早告诉毕业生。
就业“兜底”帮扶工作
为增强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各地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岗位实践锻炼以及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加强大学生就业“兜底”的帮扶力度。
前不久,天津城建大学毕业生张媛媛入职了贵州省凤冈县经贸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是当地推出的一个公益性岗位。
贵州省凤冈县经贸局公益性岗位人员 张媛媛:有岗位补贴,还有餐补,在工作上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个人业务能力,让我们很好地从高校过渡到社会。
在贵州凤冈县,像这样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单位共有56家,专门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优先提供安置服务。
在河南省济源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应届毕业生王梓萌正在申请办理就业见习,她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就是通过在见习岗位实习一年后,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的。
据了解,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还能获得每个月不低于285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提供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每个见习岗位每月最高可获得2200元的补贴。
河南省济源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 褚阳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每年也会实地到见习人员的工作岗位,就其工作情况、基本生活费的发放情况等事项进行逐一核查,积极协调解决见习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见习人员主动学好各项技能。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还通过生活补贴、人才驿站、政策激励等多种方式,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构建保障体系。
为了方便大学生择业就业,江西南昌高新区推出一批人才驿站,今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的刘宇就入住了这里,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不仅干净整洁,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也一应俱全。
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生 刘宇:我们大学毕业生入住可以享受三个月免房租的优惠。小区里面环境挺好的,房间都是精装修,可以直接就拎包入住。
据介绍,刘宇入住的人才驿站共有152间房304个床位,前来南昌求职的大学生只要按照要求线上提交资料,审核通过即可入住。截至目前,南昌市共设有28家这样的“驿站”。
福建福州为来这里求职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统筹安排了酒店式人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园区人才住房等各类人才住房1万多套,提供了“租售补”共7种住房保障方式。此外,还通过形式多样的生活补贴,缓解大学生初入社会的经济压力。其中,为在福州就业、创业且落户的本科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每人发放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为进入福州市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每人发放3000元岗位补贴。
福建省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朝波:为毕业生提供住房保障,一个是“求职一张床”,一个是“就业一间房”,还有“成家一套房”的全流程保障。今年已经为超过1.4万名毕业生发放各类补贴2.3亿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上海、江苏、安徽、辽宁、重庆、福建、四川、湖南、云南、海南、甘肃等地都出台了省级或市级相关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举措,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构建保障体系。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李志)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实地考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称,为推进核反应堆退役和福岛重建工作,“核处理水”排放是绝不能拖延的课题。报道还称,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22日召开内阁会议,敲定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具体日期。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已多次就日本政府强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表明严正立场。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的反对呼声,不顾国际社会对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的质疑,漠视排海计划损害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执意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是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是严重的失信之举。2015年,日本政府在给福岛县渔业联合会的书面文件中郑重承诺,没有得到利益攸关方的理解前,不会对核污染水采取任何处置措施。时至今日,包括福岛县渔业组织在内的大量日本民众依然强烈反对排海决定。日本共同社20日最新民调显示,88.1%的受访者担心排海计划损害日本形象和潜在经济利益,81.9%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的解释不充分。日本政府20日却轻描淡写地表示,排海是长期的事情,要从长期的角度来应对渔民的忧虑。日本政府这种背弃承诺、出尔反尔的做法,失信于国内民众,也失信于国际社会。
核污染水一旦排放入海,就会“覆水难收”。中方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正当合理关切,不要做出错误决定,停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完) 【编辑:曹淼欣】